内容显示页
 您所在的位置: 校园文化专栏

网络中国节·清明
时间: 2024-04-02

网络中国节·清明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20065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祭祀祖先和革命先烈。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慎终追远、尊祖敬宗的价值观。也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缅怀和憧崇敬之情。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祭祀节日,还融合了春暖花开的自然景象,是一个踏青郊游的好时节。这个时期,人们会结伴外出踏青赏春,亲近大自然,享受春天乐趣。

    清明节是对生命意识的一种体现,它不仅是对逝去亲人的纪念,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扫墓和踏青,人们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希望。

    清明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祖先信仰、祭祀文化、忠孝道德等,这些文化内涵通过一代代中国人的传承和实践得以延续和发展。

总之,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深刻文化内涵和重要意义的节日,它既是对祖先的纪念,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