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将至,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假期?在此提醒广大家长朋友、同学们,快乐过暑假,安全不放松。暑假期间全体师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远离各种安全隐患。不要因为自己的麻痹大意出现不该发生的事情。以下安全教育内容请跟随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防疫安全
1.非必要不去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出津返津后严格按规定落实相关疫情防控措施。
2.外出时请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常洗手。
3.遵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严格按照社会面要求落实核酸检测。加强营养、科学饮食、适量运动、保障睡眠、规律作息。
4.符合条件的,应积极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以及加强针接种。
二、防溺水安全
防溺水事故是夏季安全方面存在的最大隐患,每年在这个季节里我们的周围都会发生许许多多令人惨痛的事故和教训,并且这些教训往往是以生命的失去而作为代价的。
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孩子生命的失去往往就意味着一个幸福家庭的破裂甚至毁灭。希望同学们听从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教导,不在水库或深水区玩耍;不与同学结伴到无安全设施、不熟悉,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禁止到危险水域玩水。希望同学们真正做到珍爱生命、远离危险。
防溺水“六不一会”
1、不准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学生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学生在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私自下水施救。
“一会”: 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三、交通安全
1.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在行走和骑车时看手机、听音乐,不在车辆盲区内玩耍。
2.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不翻越交通隔离栏;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电动自行车。
3.文明乘车,不坐副驾驶座位,乘坐时要系好安全带;家长驾驶电动自行车、孩子乘坐电动自行车时,务必佩戴好安全头盔。
4.遵守乘客守则,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及其他禁止物品乘坐公共交通。
5.乘车时先下后上不争抢,保管好随身携带物品。
四、居家安全
1.不要乱动电线、插座等电器设备。
2.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
3.发现家中损坏的电气设备要及时报告家长,切勿乱动。
4.不能在电线上晾衣服或悬挂物体。
5.燃气开关不可乱动乱按,切忌在燃气管道上挂东西。
6.使用完燃气后应及时关闭燃气灶开关。
7.发现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窗,关闭燃气总开关,到室外拨打电话求助。
五、预防电信诈骗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给无数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请家长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反诈知识,指导孩子们正确使用手机以及网络,学习并牢记防诈防骗“八个凡是”“六个一律”“三不要”口诀,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天下无诈。
“八个凡是”
1.凡是网络兼职刷单的,都是诈骗。
2.凡是办理贷款要先缴纳平台费或手续费的,都是诈骗。
3.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4.凡是通知中奖,领取奖品需要先交手续费的,都是诈骗。
5.凡是通知要登录网站查看通缉令的,都是诈骗。
6.凡是电话中索要银行卡及短信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7.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都是诈骗。
8.凡是涉及到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都是诈骗。
“六个一律”
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要求汇款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中让点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三不要”
1.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
2.不透漏:无论什么情况不要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信息。
3.不转账: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尊敬的各位家长,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让我们携手共育,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而又有意义的假期。
|